關于微信小程序,你了解多少?(圖文)

自從微信誕生以來,就一直以“開放式”的姿態發展。微信公眾平臺、微信開放平臺、企業號等既給微信帶來大量自媒體人、開發者、企業用戶,又給廣大開發者提供了無數機會,讓每個人都可以有品牌。而現在,又有了微信小程序,微信公眾平臺提供了一種新的開放能力,開發者可以快速開發一個小程序。


2016年9月21日,微信團隊發布了微信公眾平臺的小程序內測邀請函。這個消息發布以后,在互聯網從業的人員群體中引起很大反響。按照微信團隊的說法,微信公眾平臺提供一種新的開放能力,使得開發者可以快速開發一個小程序。這種類似于React Native的應用,提供了比HTML 5更出色的使用體驗,開發成本卻與HTML 5相差無幾。

2016年9月22日凌晨,“微信公開課”公眾號推送名為《這次我們邀請你來做一個小程序》的文章,標志著微信小程序正式開始內測。

2016年9月25日,微信團隊開放小程序開發文檔、設計指南、開發者工具,供無內測資格的開發者使用。

2016年11月3日,微信團隊正式開放小程序公測,開放注冊范圍是企業、GVM、媒體和其他組織。暫不支持個人注冊。

2016年12月21日,微信小程序進行大規模升級,增加分享和掃描二維碼等重要功能。

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序正式發布。至此,微信團隊花費一年多時間的產品終于面世了。選在1月9日發布是因為10年前的今天(2007年1月9日),蘋果公司發布iPhone。iPhone的發布標志著智能手機的誕生,而小程序的發布標志著移動開發的另一片藍海正式開啟。

2017年3月27日,小程序新增七大新能力:個人開發者開放、公眾號自定義菜單跳小程序、公眾號模板消息可打開相關小程序、模板消息跳小程序、綁定時可發送模板消息、兼容線下二維碼、App分享用小程序打開。這些能力更新擴展了小程序的使用人群,擴大了小程序的使用場景,標志著小程序從此和公眾號一樣成為移動開發領域的水和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