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世界變革的價值寶塔(圖文)
“管理首先是人文的”,這里包含兩層含義: 第一,簡單的說人文的核心是“人”,承認人的價值和人的思想性,尊重人的個人利益,包括物質的利益和精神的利益;第二,人文的深層次內涵是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觀念”,是將“人文” 做為事情的根本出發點,應用到企業管理中。管理的變革,首先是一種價值觀的變革。
人性應對外界環境變化產生的需求外顯為個人行為,提煉為價值觀,組織應對外界環境的變化產生的需求外顯為組織行為,提煉為組織價值觀。人性需求和組織需求應對外界環境的變化產生不同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將指引組織和個人形成相對穩定的行為模式。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相對穩定”是會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也就意味著價值觀是可以定期審查和清理的,從外而內的形成和從內而外的梳理審查,對組織和個人均有極大的現實應用效果。
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另外還有審美和求知也屬于人的基本需求。這幾種需求會驅動人,再藉由核心人物驅動組織形成自己的核心價值判斷標準。長期企業管理咨詢的習慣,讓我們更自然的從企業角度梳理,并驚訝的發現不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可能重點會有不同的體現,我們將之總結為“四層十三類”,并定名為“價值寶塔”, 以便于更好的從價值觀角度研究企業變革的方向。“價值寶塔”并非線性的層級遞進,可能是同時并存,甚至越是能并存足夠層面的價值觀,企業在應對變化的能力越強。
“價值寶塔”的“四層十三類”
價值寶塔第一層:生存層。處于此層面所關注的重點是尋求庇護和謀求生存。企業通常關注的焦點在于企業的生存。但是,即使對生存的價值觀, 也會有不同體現,代表不同的處理問題的方式。
第一類價值觀基于對外界的直接應急反應, 更多從感受層面對待外界事物。這類價值觀包括謹慎、控制、眼前、勢力范圍等觀點是典型代表。
第二類價值觀從企業經營的直接邏輯出發, 從結果謀求生存,這類價值觀包括現金為王、成本利潤觀等觀點。
第三類典型的價值觀經過深思熟慮,以生存和行為準備的角度出發應對外界環境的變化,以謀求生存。這類價值觀包括敬畏、底線、居安思危、紅色文化等,比如“距微軟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百度離倒閉只有3 天時間”、“海爾離倒閉永遠只有一天”“華為的冬天來了”等提法均屬于此類。
價值寶塔第二層:關系層。焦點是工作生活中關系的質量,不僅僅是人與人,還包括人與物、人與組織、人與時空等各種交互的關系。
第一類價值觀從接受和服從的角度應對外界環境變化,這類價值觀包括遵守傳統、故土難離、服從是天職等。
第二類價值觀謀求帶給他人價值或避免為他人帶來負面價值來謀求工作和生活中的關系質量,典型觀點比如團隊合作、可以爭論但必須執行、客戶滿意、尊重他人、鼓勵內部競爭、鼓勵批評和自我批評、扁平化等觀點。
第三類價值觀從效率角度出發關注組織內部和組織之間的協同配合,以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 典型觀點包括構建客戶導向的流程性組織、協同提升效率、卓越、知識共享、價值鏈、產業鏈、生態鏈。第四類價值觀從更廣闊的內外部環境的互動出發,強調基于萬物鏈接、一體共生,包括萬物互聯、長尾理論、新零售觀、AI 觀、區塊鏈觀、地球村等均屬于此類價值觀。
價值寶塔第三層:驅動層。主要關注價值創造來源的導向性問題,從自尊到價值創造再到價值創新,代表對驅動價值呈現的核心要素的認知和判斷。
第一類是以自尊實現為目標的個人成長,這類價值觀包括效益、職業成長、技能提升、名聲、成果等。
第二類是以價值創造為目標的核心要素觀, 這類價值觀典型觀點如2:8 原則、精英理論、“客戶是上帝”、“在風口豬也能飛”、“人才是最大的資本”、結果導向、全球重心論等。
第三類是以價值創新為目標的創新觀,這類價值觀如產融結合、銳意改革、創新求變、愿景、人際脈絡、終身學習、開放等。
價值寶塔第四層: 洞悉層。處于此層面已經完成了前三層面的價值認知,并且從更加本源、更加長時期維度思考萬物變化的規律,并用于指引自我的行為。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如果前三個層面沒有思考透徹,所表現出來的類洞悉層的行為,很有可能是虛假的,這層面的洞悉是經歷了由內而外,再由外而內的反復歷練,代表著一種歷煉和升華。
第一類是從人生意義、世界改善的角度出發來處理自身與外部環境的協同問題,這類價值觀包括愿景、智慧、寬容、憐憫、社會正義、倫理道德、人權等。
第二類是強調社會趨勢及長久不變的要素, 這類價值觀包括經濟動力、社會發展、世界變化、風格、長期趨勢等。
第三類是強調自然與社會與人三體的融合, 包括身心靈、超凡、一體化、宗教觀、科學觀均屬于此類價值觀。
價值觀分層分類的實踐意義
在應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過程中,組織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變化,這些變化都會對價值觀產生影響。比如企業在遇到經濟下滑的情況下,會更強調生存層面的價值觀及行為;在企業快速發展階段, 更強調驅動層面的價值觀及行為;有些企業已經發展了很多年,遇到了疲憊期,會更多的從關系層面去應對,比如強調持續奮斗,強調創新求變等;對于那些已經站在企業陣列之巔,儼然成了公眾公司,如果不關注洞悉層的價值觀與行為的匹配,企業很可能會遭遇較大的挫折,2018 年滴滴順風車和碧桂園坍塌事故就是例子。
將價值觀分層分類,可以讓管理者清晰定位價值觀與外界環境的對應關系。清晰價值觀對企業經營的引領作用如何體現,這對于企業經營管理者來說,就是一盞燈塔,時刻指引著企業家們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